光頭【7Y6M】.安安【6Y7M】
第二天 / 第2站 『水往上流』
一到此地即可聽到驚呼聲四起的地理奇觀-水往上流。
我們常說:「人往高處爬,水往低處流」,但距離都蘭僅1.8公里的一條農田灌溉溝渠,竟然違反地心引力,流水順著溝渠緩緩往高處流,溝渠旁邊並有塊刻著「奇觀」的石碑。來此參觀的遊客,無不對「水往上流」奇觀感到好奇,水真的往上流嗎?
說到水往上流,大概來到台東的遊客們都不會錯過這裡,這個奇景對抗的可是牛頓發現的地心引力,其實原理很簡單:水溝旁的道路是條下坡路,但是水溝卻並非是下坡,反而是坡度很小的上坡,所以當遊客們站在低處,並連著道路一塊看時,就像是水往上流一般,是個相當神奇的地理景觀!
這景點一到
我們看到一旁的告示牌
差點暈倒
上面標示著『xx年xx月xx日 ~ xx日 景觀維護,暫時關閉』
我們真的猶如 "上車睡覺.下車尿尿" 的ㄚ嬤團似的
來這景點參觀廁所
還好
一旁的小溝渠還是有點水往上流的模樣
只能簡單的解釋給孩子們聽了…
1)
2)
3)
第二天 / 第3站 『都蘭新東糖廠』
新東糖廠曾是臺東民間經營的紅糖製造廠,於民國80年結束營業生產後,在臺東縣政府輔導下積極地轉型為「都蘭紅糖文化園區」,將閒置空間轉化為藝術家合力經營的藝術文化園區,逐漸發展成為一個充滿藝文氣息的空間,提供地方部落、文化藝術團體演出場地,這裡已成為東臺灣藝術工作者交流、展演的舞台,未來還有許多可以開發及經營的空間。
還沒進糖廠,首先映入眼簾的,是巨大高聳的糖廠煙囪。
新東糖廠建於日本殖民統治臺灣期間,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曾經遭到盟軍砲彈轟炸,雖然已經廢棄多年,但仍保留結構完整的木造房舍、辦公室、升旗台和工廠。
1)
2) 『好的.擺』
「好的東西擺進來,看到喜歡就來buy,謝謝光臨說聲Good-Bye。」這是「好的,擺」在其經營的部落格裡的一段話,充分表現這間手創藝術小店的內涵。「好的,擺」曾經讓「都蘭國小」書包造成一股小小的熱潮,當然這裡並不只賣書包,進來逛逛藝術家的創作和音樂吧!
3)
4)
5)
6)
7)
8)
9)
10)
木造房舍已規劃成民宿以及阿美族傳統文化館,伴隨著錯落有致的院落、迴廊、老樹、矮木、花叢及荷花池,逐漸聚集來自各地的藝術工作者集思廣義創作,藝術氣息也更加濃厚。
11)
簡單的建築語言是都蘭小房子的特色,由老舊地磅站所改建,沒有招牌,沒有室內座椅,開放的吧臺完全瞧見女主人在廚房裡的所有動靜,各地來的旅者齊聚聊天,大家都是好朋友。挑個好日子,坐在藍天白雲下,配著海風,來一頓豐盛的輕食。
12) 『都蘭小房子』
13)
14)
15)
16)
新東藝術文化園區觸目所及都是舊糖廠閒置的建築,集合眾多藝術家的巧思,充分將空間規劃轉換為處處都見滿藝術氣息的環境,園內隨處可見用漂流木的雕刻、鵝卵石與鋼筋所組成的藝術品,顯得十分原始與粗獷,已經生銹的鐵殼子工廠,流露出幾分頹廢的氣息,都已被注入全新的生命。
17)
18)